真,他们的重点在于,他们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
这就是小人物获得社会优越感和成就感的主要手段,通过打嘴炮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来增强自己的参与感,使得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能够赢得别人更多一丢丢的尊重。
苏牧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厌恶,这是底层小人物的生存智慧,是值得理解的。
他的关注重点其实还是放在了中书舍人的身上,因为他代表着官家的意思。
本以为中书舍人会趁着宫禁还未关闭,回去向官家复命,结果抄录完苏牧的《破阵子》之后,他还是给苏牧使了个眼色,二人不动声色地与高俅曹顾等人拉开了一些距离。
“陛下口谕,宣苏牧明日入宫觐见。”中书舍人压低声音,如是说道。
苏牧故作惶恐,慌忙想要行礼,中书舍人又将他扶住,朝四下里扫了一眼道:“官家交代过,不必多礼了,明日本官再过来,领你一道入宫。”
苏牧装出满眼感激来,想了想,身上也没什么东西,倒是腰带挂着那块古玉颇为典雅,便悄悄将古玉扯下来,藏于手心之中,趁着握手感谢中书舍人的空当,塞进了他的手里。
后者也是微微一愕,在他看来,苏牧这样的文坛大家,就该是个呆子,或者是个心高气傲,对他这等人不屑一顾的清高人物,没想到苏牧竟然如此接地气,对办事规矩如此的熟络。
但想了想苏牧这是词,见惯了百官作态的中书舍人,心里也就释然了。
也难怪官家会如此垂爱于苏牧,此子非池中之物啊!
如此想着,他也就坦然地收下了那块古玉,而后与高俅和曹顾等人打了声招呼,便回宫复命去了。
看着中书舍人离开,苏牧终于松了一口气,细细想起来,也是后怕不已。
若非自己临时改变主意,说什么也要拿出一首佳作来,最后那道私密口谕能否听到,还真是两说的事情。
甚至在与高俅的目光短暂接触,察觉到高俅眼中的激赏之后,他才更加醒悟和确定,若没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