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的。
所以张楚剑有着自己的理想,他确实算是出色的军师和谋士,可惜他读的是汉人的兵书,指挥的确实一群异族人。
兵法上的技巧和谋略可以借鉴甚至通用,但兵法上的精神传承,却无法做得到。
谋士们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可以共通,但人和这一项,却不是谁都有,异族人的价值取向不同,想要利用汉人的那一套,让异族人做到人和,这根本就是生搬硬套罢了。
萧干并非不知兵法之人,他也相信张楚剑的智慧,但张楚剑有一点不如他,那就是对这群士兵的了解。
也正是因为了解自己的兵马,萧干终究还是决定,停下来修整一日。
张楚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内心重重地叹息了一声,如果他是郭药师,怕是拼着居庸关不要,也会下关来突袭萧干的大营吧!
然而郭药师并没有这么做,军师和将领的区别在于,一个太过于理想化,另一个则更加贴近与现实的考量。
以萧干大军目今的状态,如果郭药师领兵突袭,确实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现在看来,郭药师据守居庸关,关前又挖了壕沟,设置了诸多防御工事,主动权在萧干手里,优势却在他郭药师的掌中。
在明明占优的情况下,郭药师为何还要冒险带着三千人来突袭萧干的三万人?
看起来张楚剑的分析都是对的,但具体实施起来,怕是没有哪一样能够取得效果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张楚剑,这位平州留守大将张钰的儿子,终究还是闭门造车,太过想当然了,并不是每个书呆子,都能够成为诸葛孔明的。
对于萧干的士兵来说,这一天时间的休整,是极其珍贵的,但终究只是杯水车薪。
攻打居庸关的命令,终究还是下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