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300_4(); 。
萧德妃也很清楚这一点,她和苏牧只不过是相互利用,后辽也只不过是大焱在军事上的需要,才得以存留下来。
所以她启用南面官,就是为了快速恢复后辽的实力,她甚至不惜犯下大忌讳,疯狂扩张斡鲁朵的力量,虽然这样会为后辽埋下巨大的隐患,但确实能够让后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保的能力。
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后辽能够脱离大焱的掌控,能够重新振作强大,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野心。
即便后来她接受了隐宗的建议,也只是同意让蒙古部族借道后辽,对大焱展开攻伐,避免成为大焱在北方的挡箭牌,也不想被大焱当成先锋小卒来驱使。
虽然她也知道,隐宗背后操控的蒙古部族,或许只是假道伐虢,到时候趁机侵吞后辽的可能性也极大,甚至于后辽根本就不该冒这个险,因为相对于蒙古部族而言,大焱还算是温和的。
只是她更加清楚,相对于游牧民族而言,看似温吞吞的汉民族,才是最棘手最难对付,这已经在辽国与大焱的百年恩恩怨怨之中,得到了无数次的证实。
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就如同他们的行事风格一般,来去如风,如同狂风骤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便被攻陷,被占领,说不得三五年之后,积攒了力气,又能够再夺回来。
可如果接受汉人的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亲近,就会慢慢被同化,长久下去,后辽仍旧能够半死不活的苟延残喘,却将永远失去翻身做主的能力。
游牧民族粗鲁野蛮,直截了当,他们会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会粗暴残酷地掠夺,但他们掠夺和摧毁的,都是看得到的东西。
而汉人们的手段极其温和,他们不会摧毁什么东西,甚至还会帮敌人建立许多新的东西,但也正是这些新的东西,会彻底改变一个民族的根性。
因为汉人们会将这些新的东西,建立在敌人的精神和灵魂之化上千年的传承,他们会摧毁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