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马,步兵几何,骑兵几何。
他知道,只要自己将陆九的骑兵在对面山坡上晃一圈,清军必然会追击而来,将其消灭而后快否则如何能保证漫长押运道路上平安无事?
但列阵而来的清军甲兵规模并不大,不过300人上下,是以张石头并不甚紧张。他担忧的是这300人之后的大股清军,该如何对付?万一被对方围歼岂不是得不偿失?
李信的判断却正好与张石头相反,无论是前世在史料中了解,还是据他的观察,清军在押运人畜财货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附于大军紧随其后,如此虽然安全,却会拖累大军的前进速度。二是仅派遣少量精锐负责押运,如此以来既不会扯大军的后腿,又能独立行动。
而在清军控制范围内没有大规模明朝军队的前提下,清军通常会选择第二种方案。如果真如此,这支看似庞大的队伍中真正的战斗部队不会超过1000人。
李信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才会抢先行动。
而山包另一侧的清军亦是信心百倍,丝毫没把明军可能的埋伏放在眼里。自打破关入塞以来,几乎百战百胜,明军在他们面前如土鸡瓦狗一般,久而久之一种天然的自信油然而生,到了此时此地,随便一个佐领带着几百人就敢和追着以千计,以万计的明军队伍满地跑。
清军爬坡的速度似乎远比想象中要慢了许多,张石头对李信因何将右营设置于反斜面颇为不解。
“教习,将横队列阵于坡顶之上,居高临下岂不是更好?”
李信呵呵一笑,这种布阵方法可不是他首创,当年率领英俊战胜拿破仑的惠灵顿便在与法军纵队对战时,经常将英军的线列步兵置于山坡的反斜面之上。
使用此种战术一来不会将自身队伍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之下,使敌人在接触之前,很难摸清楚自己的底细,以达到战术上的突然性。二来可以避开敌军大炮的射程,从而尽量减少大炮给横队士兵造成的伤亡,此点应用于当下便是可以尽可量避开清军的弓箭抛射。最后一点将横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