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放下身段,亲自加入战团,这就有点不同寻常了。
刘宇亮的目光又撇向杨嗣昌,倏然间,一丝讶异的神色在他脸上一闪而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看来此事并非杨嗣昌怂恿,那么竟是薛国观此人另有所图?一连想了数种可能性,都被他一一否定,索性也不去想,先看那刘令誉如何作答。
刘令誉被薛国观一针见血的逼到死角,要么承认自己对这个消息确实与否不甚了了,要么如先前言之凿凿一口咬定此事千真万确。
“三位总兵斩杀粆图自然千真万确,相信用不了几日报捷的使者便当抵达京师,到时候一切不辩自明。”
刘令誉果真不是简单角色,电光石火之间他便已经下了决心,赌一把。成则前途一片光明,败则有可能灰溜溜的被撵出京师。说罢,又盯着咄咄逼人的薛国观,等着他第二次出招。
岂料薛国观竟没继续问下去,而是上前一部冲御座之上的朱由检行礼。
“陛下,臣建议等上几日,待三位总兵报捷的使者到了,在详细询问大同府发生的事情。”
如何,如何?刘宇亮简直被惊掉了下巴,薛国观表面上是帮着自己,实际上却是倒打一耙,对付自己帮那张四知啊。难道这厮要改换门庭,去投那老匹夫?随即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张四知老匹夫名声太差,薛国观虽然利欲熏心,却也极是爱惜自身羽毛,不会与他为伍。
但若不是为此,那又是为何呢?
朱由检亦是如刘宇亮一般诧异,这薛国观两日间表现迥然,由不得他不疑惑,但结果总是出人意料的复合他的心意,处置此事宜缓不宜急,最好便是拖一拖等事情明朗了再下论断。既然有重臣发言,他自然便可在两位重臣之中择一批准,又显得皇帝不偏不倚,一切都出自于公心。
刘宇亮知道,手中的牌应该尽数打出来了,再耽搁已经没有意义。就在大明天子朱由检正准备同意薛国观的意见之时,他整肃朝服冲御座之上的天子行礼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