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本地大族富户基本上都被流贼屠戮殆尽,县府的公文籍册也都被焚毁一空,于是县中的千顷水田便都成了无主之地。李信便临机决断将这些土地分给流民,同时又令人将消息急送济宁张方严,只要得到他的认可,这次私分土地的行为便会合法,而得到朝廷的承认。
时人虽然重乡土,但土地对他们的诱惑也同样难以拒绝,是以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李信以流贼首级授土地的条件。安置四五万流民,说着容易做起來却是千头万绪。不过已经有了以前在三卫组建难民营的经验,便一切依照彼时旧例,原则上所有人集中居住,分片管理。其中大体上要做几件事,一是兴建棚户挡风遮雨。二是尽快建立以朝阳堡为范本的自治体制。由此,流民吃住有了盼头便会安定下來,又有了体制引导,生产生活也由此会走上正轨。
李双财作为镇虏侯的心腹,则被分派了他的老本行,于流民中招募壮丁,组织保境安民队。开始深入流民安置地中,李双财还战战兢兢,生怕这帮暴民将他也一刀砍了。可随着几天功夫下來,他却惊讶的发现,流民们又恢复了绵羊一样的神态,在他的面前唯唯诺诺。由于加入保境安民队会有月付的工钱,很多人纷纷要求加入,自然而然,李双财在流民中也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才几日的功夫,砀山县城俨然已经有了一派太平景象,只凭借眼前所见,谁又能想得到仅仅数日之前这里还曾血流成河呢?李双财抬起头來,却见北方的天空升起了冲天的烟柱,他知道这是三卫军在焚化大战后遗留的数千条尸体。头一日他也曾去看过,三卫军的军卒正将已经烧了半日的焦灰投往滔滔河水之中,同时又在附近撒上了重重的生石灰……用镇虏侯的话來讲,之所以如此做是为了防止爆发瘟疫。但李双财还是难以接受,这种近乎于挫骨扬灰的残忍。
砀山县落入官军之手的消息传开之后,流贼果然便有了反应。原本汇集于徐州的流贼竟集结起來,猛然间反扑向砀山县。与此同时,预想中本该抵达凤阳府的南京驻兵却半点动静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