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资本……”
“对,根本就沒有足够的银钱。而且我也沒打算真的花高价买这些稻米做军粮…”
李信的回答很干脆,却更让米琰心惊迷惑。
“不买?可是咱们有承诺在先,如此岂不是失信于天下了吗?”
时人重信誉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李信玩这套出尔反尔的招数,就算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止住米价下跌,可不利后果也显而易见,直如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信则不以为然,又似笑非笑道:“谁说由三卫军亲自出面承诺了?难道元长沒听过谣言这东西吗?一切都是谣言惹的祸,与三卫军和我李信何干?”
城中作为稻米交易场所的大仓库里,很多人彻夜未归,等待奇迹。而奇迹竟真的出现了,一时间所有人都觉得希望出现了。这一切都是从一则内部消息的传开开始,而始作俑者就是在此间人气颇旺的米商胡六。据说胡六此人是龙潭县县令陈文柄的小舅子,而陈文柄又是镇虏侯李信的走狗亲信,那么由他口中说出的消息就有八成可靠。
究竟是什么消息?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只想问这一句。
“你沒听说吗?镇虏侯的三卫军缺军粮,要大批量收购咱们的粮食做军粮,不过却有个条件在先,要以收购当日成交价的八成价格买进,作为咱们给他的优惠。”
这个消息对众多心下惶然的米商來说,无异于一盏指路明灯,脸上也都有了笑模样。当然,也有人怀疑这则消息的真实性,“可靠吗?我可听说三卫军治军甚严,怎么可能把这等密事透露出來?”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消息是从胡六那里露出來的,昨夜间他与张掌柜吃酒,醉酒之下失言吐露……还有,此人是龙潭县令陈文柄的……”于是便又有人不厌其烦将胡六的膂力再次向西开列一遍。
除此之外,胡六在醉酒之前的行为也极是惹人怀疑,他之所以约张掌柜吃酒,为的就是收购张掌柜手中的稻米,只不过由于此人酒后失言沒有谈成而已。
种种迹象层层叠加在一起,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