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既肥且功劳大有的差事,就算补不上应天府尹的缺,只要这一桩功劳办下来,再连升个三级,做一部的侍郎也不是妄想啊!
有了这些计较,朱运才再看向李信的目光里则充满了感激与巴结。但这还不算完,李信接下来的话则让他震撼的恍如梦中。
“既然是建造军备,以应天府通判肯定不合适,孙部堂建议可先领工部右侍郎衔,以兵备道的名义监造……”
李信还侃侃而言,朱运才已经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是真是假了,首先是职级的提升,由正五品的通判一跃为正三品的侍郎,连跃六级简直匪夷所思!然后是兵备道这等差事,乃一省要职,南京为留都并未设置,如今开辟出来可是何等的显要啊!
心潮澎湃之下,朱运才一扫此前胸中的颓丧与怨气,竟也豪气干云起来,只觉得前途一片远大。
“此事孙部堂还需交部议之后才有决断,不论通过与否监造的差事非你莫属!”
关于朱运才的升迁,孙鉁是打了包票的,又有郑三俊的大力支持,想来南京吏部也必不会再此事上设置障碍。因此,李信才在此时和盘托出,以抵消这位通判的怨气。
但是,事情还是起了意外。首先是南京工部尚书熊明遇坚决反对朱运才到他手底下当右侍郎,接着就是南京吏部尚书黄锦也表态,朱运才并非进士出身,如此提拔不合适,言下之意他也不赞同。一时之间,孙鉁的脸面算是被彻底打到了地上,而李信也因此而食言于朱运才。
只是朱运才经过昨夜的激动之后,反而平静了下来,不论南京吏部是否反对他升迁,只要将这桩整饬水师兵备的功劳盘下来,有结结实实的功劳在,还有谁能再多说什么呢?因此,他竟毫无怨言的筹谋起了水师兵备的架子。
孙鉁虽然受了排挤,但是他此番还要往太平府与魏国公会晤,次日一早便乘了粮船起行西进。谁知辰初刚过,便有粮船遭袭的消息传入城内,紧接着便是南京守军示警,所有城门仓促关闭。留守总兵邵化龙接警后不敢擅专,便去寻城中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