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直接威胁。
还有另一件事,那就是李信一直犹豫的究竟是否要大索全城。这几日不断有人,包括郑三俊、高宏图、陈文柄在内都向他建言趁机大索全城,清除调那些有不轨之心的隐忧。因为一旦大索全城,必然造成人为的紧张氛围,这一点不是他所乐见的。
可就是今日,竟然出现了大股不法贼人以强弓硬弩攻夺内城城门这等骇人听闻的大事。幸亏三卫军训练有素,虽然死伤了十几个精锐老卒,但最终还是挫败了这次预谋依旧的突袭。
这也使他意识到,危机往往在内部最为容易被人所忽视,而自己不也犯了这两个错误吗?头一次军港大火,这一次偷袭城门。军港大火竟然是与自己的部下息息相关,而这以强弓硬弩偷袭城门,若非没有城内之人包庇,又如何可能?
诸多念头及此,李信断然下令,大军开进内外城,锁拿奸细,震慑不法。
当日晚间,朱运才兴冲冲来见李信,“镇虏侯,成了,成了!本以为那头目骨头很硬,但在三木之下也成了软蛋,全招了!”
李信听说蒙面贼头目已经招供,大喜过望,“大好!快将供状拿来我看!”
谁知那朱运才却踌躇了一下,讪笑道:“那头目招供不成问题,只,只还提了个小小要求!”
李信看他吞吞吐吐,哪里还有半分酷吏模样,不禁笑道:“说罢!什么小小要求!”
“那蒙面贼头目说,要亲见镇虏侯,才尽数招供!还说,还说有桩天大的秘密,要告知镇虏侯!下官怕此贼意图不轨,并未即时答应。这份供状是下官斟酌好的,天衣无缝!”
李信接过那供状之后,果见行文逻辑严谨,各种细节处理的也十分用心,果然是酷吏,做起这种罗织罪名的事情来头头是道,轻车熟路。不过,他也还惦记着那头目所要招供的天大秘密,究竟是什么。
“这头目的职级不低啊,还是个千总,福建海澄人士,刘盛。”
朱运才赶紧补充道:“此人早年曾追随福建总兵官为海盗,后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