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里也有一干旧部,再说城中原来的指挥使就和他多有勾结,只是这厮手下空额太严重,又没甚战斗力,这才在重重压力下,将城防让三卫军夺了去,现在三卫军眼看着要倒霉,何妨就由此在背后狠狠的插上他一刀?
天色渐渐黑了,书房中的李信有些忧心,刚刚接报的那一股倭寇已经萧山被锁定了行踪,只要三卫军一到,剿灭他们是指日可待。但让李信无法平静下来的,却是万一再有海寇遣来袭击该怎么办?他总不能日日守在这浙江吧?
倭寇也好,海盗也好都垂涎浙江沿海富庶,来抢了一票回去就够吃上好几年的。这种情况也是为什么嘉靖朝倭寇屡剿不绝的原因之一。现在,万没想到倭寇竟然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正在李信忧心忡忡的当口,有亲兵来报。
“大将军,赵秉谦有动作了,派了不少人去和城中达官显贵通信。”
对于赵秉谦这种跳梁小丑也敢绝地反击,李信颇感意外。
“可知道通信的内容?”
“赵秉谦以为三卫军必败,所以他要勾结城中指挥使趁机发难。”
真是不自量力,李信暗暗冷笑,就凭指挥使手底下那一群空额来和精锐而又能征善战的三卫军斗吗?人最可贵的是有自知之明,这赵秉谦呢,不但贪婪无限,还狂妄自大,最可恨的是,这厮居然趁着倭寇来袭的机会打算图是杀手,难道他就没想想,万一三卫军因为他的偷袭而顶不住倭寇怎么办?让全城百姓都一起遭受倭寇的劫掠和欺侮吗?
当然这种可能性是不会发生的,李信也不容许他发生。只是仅此一点就暴露了赵秉谦其人身与心都可诛。
“既然如此就陪他玩玩,给他制造个假象,让他自己往里钻吧。自寻死路,谁也救不得他。”
赵秉谦很快收到了绝大多数的回信,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那位指挥使老友的答复,回信中明确表示,只要赵秉谦一声令下,他就组织起低下的一干军将们痛快出手。看到指挥使如此强硬的表态,赵秉谦不由得暗叹两声,如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