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吧?”
孙启微微一怔,旋即点头:“对啊,就是公车私用!但你想想看,我98名牌大学毕业,放弃外企的高薪,来当公务员,拿着五六千的阳光工资,看着外企同学过万甚至好几万的月薪,要是没点权的话,我脑袋进水来才来当公务员啊?”
杨小天点了点头,这话是有道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不过却也是无力反驳,他只好干巴巴的说:“那做人总归也要有点追求和梦想吧?”
“追求和梦想?有这两样的话,能让姑娘和我结婚,能在北京买房子吗?”孙启反问道,旋即声音变小,“咱就不说傅老了,就国家领导人,哪个缺吃缺喝缺地方住?那你要是让我啥都不缺,我也有追求和梦想,我也为了四个现代化,对不对?可我啥都缺,我能做到不贪不腐就行了,体制范围内的福利,该享受的我自然是要享受了!”
杨小天沉默无语,他知道孙启的话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想法,而是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公务员的想法。
而且说的很对,如果没有好处,像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会来呢?
就像九十年代一样,那时很多机构比如说银行、邮局甚至是公务员,虽然是铁饭碗,但福利待遇都不怎么样,没本事的愿意混吃等死、过一天是一天,但有本事的就不甘心了,所以不就有了“下海潮”吗?
杨小天决定换个话题,他说道:“不过人民的监督还是有作用的吧,现在不是都在公车改革吗?”
“呵呵!”孙启笑而不语。
杨小天追问:“怎么?这里莫非也有什么诀窍?”
“你想啊,改革是当官的主导的吧?”孙启问道。
杨小天点头:“那自然!”人民提出意见,最终拍板的还是当官的,所以说在这个游戏当官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你人民要是不服,不服你也得接受,要么太平洋没加盖,要么井冈山依旧在,你选一个?
“那你觉得……当官的会自己革自己的命吗?”孙启提出这么个问题。
杨小天摸着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