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事,陈公公稳赚了大笔的军饷。可是这几个人带头一闹,陈公公为了压住事态,只能把军饷原封不动的吐出来。不仅如此,这件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传到朝堂上,他这个监军做的成做不成就不说了,这颗脑袋恐怕都保不住了。
朝臣和宦官之间的争权夺利,在明末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尤其是后东林党时代的文官集团,他们对宦官的憎恶随着先朝权阉魏忠贤的倒台,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崇祯朝仍在进行激烈的交锋。如果出外的监军让后东林党集团抓住把柄,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曹文焕带着这样的想法,让魏东良抓住王二泥等人后,立刻转送到监军的府上,这样即可以表明曹文焕在军饷的事件上,是完完全全站在监军太监一边的,又可以借机向监军太监表明,自己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给监军太监报仇解恨。更重要的是,营内的兵卒知道了,会认为捕杀王二泥等人,是监军太监一手策划的,和他这个守备大人无关,间接让营卒更加信任自己。
曹文焕知道,在明末,他这个守备其实只是一个芝麻小官,监军大权在握,对皇上的影响力比地方文武大臣要大得多,皇上派监军就是监视地方官的,崇祯皇帝后期对太监是相当信任的,所以得罪谁都不要得罪这些阉人。如果想要在明末的政治上有所建树,还需要和这些阉人多打交道。
当年万历朝的首辅张居正左右朝政的时候,不是也需要和大太监冯保搞好关系,才能施展胸中的一腔抱负吗?明朝的政治权力架构决定了这么做的必要性。
曹文焕以为,把王二泥等人送到陈贵那里,陈贵一定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对王二泥等人恨之入骨,当场斩杀那是必然的事情。可是没想到,陈贵非但不杀,还把人送回到了他的守备府,还告诉他自行处置。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他把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这分明是想让自己亲自动手,而老狐狸的手上不沾染鲜血,以防止给人落下更多的把柄。
也好,把这个人情卖给他,也就是成全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