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诗句,若能刻印出来,必然可以传颂一时啊。”
从侯方域吃惊的表情上看,这位大明朝的少年才子,的确被曹文焕这一首诗给震慑住了。曹文焕微笑了一下,心里自然要去感谢清朝的才子龚自珍。
“不过,如此的诗句,曹兄弟若是拿他比喻我,我侯某可担当不起啊,多谢曹兄弟美意了。”
两人正在闲聊,此时江面平静,远远地出现数艘小舟,急速驶来。
“公子,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不会是遇到了强人吧?”一个仆人从船舱里钻了出来,焦急地道。
明朝末年,盗贼四起,江面也不太平,时常有水贼出没。
“几位客人不用着慌,那些人不是什么强贼,只是负责巡江的官兵。”船夫在尾舷上高声喊道。
听到这里,几个人才恍然大悟。如今江北的大寇虎视江南,操江总督的巡江军,每日都要在江面上巡逻排查。
侯方域衣饰不俗,曹文焕身上还有一道圣旨,巡江的官兵自然没有丝毫怀疑,客气一番之后,就放行了。
乌蓬船一直到了南京的码头,曹、侯二人才下了小船。
这里就是著名的明末南都,站到地面上,曹文焕的胸口先是一爽,这里的景像,与残破的北方相比,简直是地狱和天堂的区别。
北方的土地,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荒凉颓废,使人联想到的是战乱后的不平静。可是在南京,民丰物埠,市井繁华,放眼望去,都是小阁楼台,杨柳荷塘,拱桥石兽,廊庑园林。穿绣刺锦的女子,手握青罗小伞,笑语嫣嫣,在人群中毫无顾忌的经过。
难怪明朝文人士子,都愿意在南京留居驻足,这里果然如同天堂一般。记得明朝灭亡之后,南京的繁丽曾经引起无数明朝遗民的怀旧之思。如今看来,果然是有道理可循的。
侯方域以前就到过南京,自然对这里的景况十分熟悉,一边带着曹文焕进入正街,一边把各种景物传说介绍给他。这些东西,都是后世的书本中没有记载的。曹文焕暗暗感谢老天,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