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趟吧。”
案发第一现场,在郊外的农家花木场。辛梓骅他们到达后不久,路晞芃也赶到了。花木场面积很大,空旷开阔,现在是冬天,花木场一派萧瑟的冬景。远处有一座温室大棚,里面栽种了蔬菜、花卉等作物。
“我们根据肥料销售的渠道找到了这里”,物证人员向辛梓骅汇报,“物证组全体出动,在地面来回搜索,终于找到了决定性的物证——受害者佩戴的耳环,掉落在路边,和戴在耳朵上的另一只一致,这里就是被害现场。”
路晞芃在花木场转了一圈,又走进温室大棚,棚内设置了暖风机,一入内就感觉到了融融的暖意,一出大棚,登时寒风刺骨。路晞芃回头又望着温室大棚,那几台暖风机不停地运作,发出“吱吱”的噪音。他忽然间明白了什么,大步走到辛梓骅身边询问:“推定的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
辛梓骅告诉他,是徐林行刺当晚的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路晞芃又问徐林接到犯人的威胁电话是在什么时候,辛梓骅说是前一天晚上的10点左右。
“凶手策划了陷阱,误导死亡时间的推定”,路晞芃很肯定地说,并作了解释说明。
孟喻莹在电视上发表了那一番义正言辞的言论后,名声大噪,当日就接到了许多工作邀约,还有不少广告商有意向在《今晚关注》栏目投放广告。孟喻莹在电视台里也扬眉吐气了一番,领导第一次对她大加称赞,同事也开始巴结说好话。
当天孟喻莹在电视台忙碌到很晚,晚上10点多了才乘电梯到地下车库取车,她志得意满,昂首挺胸地迈着笃定的步伐,向自己的车子走去。
车库的灯光倏然暗了下来,孟喻莹警觉地回过头,惊见一个面容冷酷的男人向她走了过来。
“你不是说,不逃也不藏,如果想杀你,就自己来吗”,那男人突然操起一根铁棍,对着孟喻莹直袭而来。孟喻莹吓得尖叫着连连后退,眼看那根铁棍就要当头砸下,她绝望地双手抱住头,跌坐在了地上。
“好了,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