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就会明白,有水的地方才可能存在蓬勃的生机,古代的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附近。昆仑山苦寒荒僻,当年的元突古国如果要生存发展,就离不开水源。
我们马上决定沿着河行走,而且速度相当快,大概一天半之后,我远远的望到了一片好像沉陷在地平线之下的绿色。
在昆仑绝地中,那种连成一片的植物绿简直就是一种奇观。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昆仑域内的植物一共一百来种,低矮的灌木是最常见的高等植物,绝对不可能长到一放眼一片翠绿的程度。
再走下去,形势就一目了然了。昆仑是地质活动相当频繁活跃的地区,很多年前的造山运动构造了昆仑山脉的主体,而且留下了一些“副产品”。那条不知名的河顺着地势从一个巨大的山间峡谷中间流过,峡谷相当大,如同一个狭长型的盆地。有水的滋润,再加上盆地内温度稍高,植被竟然相当繁茂。站在峡谷入口的河边,就能看到里面一片密不透风的老林。事实上,峡谷至少在地平线之下十几二十米的地方,我们在这里看见的全部都是大树的树冠。
队伍兴奋起来,虽然还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元突古国的遗址,但有合适的生存条件,即便遗址不在此处,也距离不会特别远。
从峡谷的入口进入,要随着河走过一道三四十度左右的坡。真正站在峡谷的入口处,感受到的是一种形容不出的奇观。峡谷中间郁郁葱葱,成片的植被围绕着河流生长,有的大树不知道多少年了,因为需要阳光,它们拼命生长,树冠距离地表十几二十米。清水,绿地,老藤,古树,就像荒漠中的绿洲。
峡谷入口边的几棵大树粗的四五个人都合抱不过来,范团在这里找到了自信,站在树的旁边,他显得很苗条。我们也累的够呛,老安让人弄点吃的。如果是在荒山戈壁滩上,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心情,但是此刻不一样了,情绪总是根据环境在细微变化着的。几个人就在旁边准备生火,还有的想去河里弄两条鱼。
范团累的吐血,丢下背包动都不想动了,我不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