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以及路线,我们走了大概两天多时间,到了一个叫做焦家窝子的地方,这里估计是进入山地最后一个能叫出地名的所在。
“后面的路,我就不怎么熟了。”孟小郎跟我们道:“可能会走的比较慢,不过这个季节的山里头,有好吃的,也有好玩的,不会寂寞。”
“既然不知道路,为什么不提前找好向导?”我道:“真以为是在旅游?”
“不是尽量想保密嘛。”孟小郎劝到:“路都是人走的,别人能走,咱们也能走。”
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到了焦家窝子的当天,我们遇到了两个放山人。说实话,这里和二三十年前不同,附近的当地人可以依靠景区和旅游者赚钱,收入还很不错,已经没有什么人愿意做放山的行当了。
我盯着两个放山人,他们大概都四十岁左右,身上的穿着呆板陈旧,好像是从另一片时空里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