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舒了口气。
起身,拿起旅行杯到一边的饮水机上接了些水,坐回电脑前,苏向东先把这几秒的录像剪辑,然后电脑里、U盘里、摄影机里、手机里,还有邮箱里、个人空间里,各拷贝或上传了一份。
这里虽然是高原,但是信号意外地相当之不错,苏向东用的电信米粉卡开设的个人手机热点,笔记本上传,速度嗖嗖的。
这也不怪他这么丧心病狂,其实就算平常,有用的资料他一般也都备份至少三份,电脑上一份,U盘里一份,然后网上一份,这样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笔记本丢了,还有U盘,U盘一般是挂在钥匙链上随身带的。
这两者都丢了,还有网上的。
虽然是费点事,但其实并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却可以免除那不必要的意外。
意外一般不会发生,但一旦发生了,往往会让你痛悔莫及。
苏向东的同事,有人就遭过这种罪。在外面跑新闻,跑了大半个月,白天这里那里,累得像狗,晚上则耐心地把白天取得的那些材料整理整合。
终于,他带着满满的收获上路了。
然后,笔记本丢了……
具体是怎么丢的,细节不重要,结果伤人心。
那样的倒霉鬼,可是就在身边发生的惨痛教训,苏向东和他的一干同事们自然会兔死狐悲心有余悸,所以别处的同行且不提,但凡他们报社的,都养成了有用资料“狡兔三窟”的良好习惯。
这一次不过就是稍微过分了一点,狡兔六窟而已。
大事办妥了,苏向东才有滋有味地啜着白开水,哦,筒装水,然后把摄影机的录像拉到最开始,一点一点地看。
之前一直躺在摄影机下,他闭目养神的时间可是不少,主要是头晕头疼,睁眼都费劲的样子,有一些说不定能作为材料的记录,可能就被他给错过了。
但是摄影机不会错过。
这也正是苏向东开启了自动摄影的缘故,反正这年头用的都是存储卡而不是胶卷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