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掉落了,也时时要记得,在那外间之外,在那外间之上,还别有天地。
这就是另一种考虑了。
若果如此,则这本从头到尾充斥着“偏见”的书,比真正中正平和的书,还要更适合山门。
那本书让叶小叶其实扩展了不少的见识。
关于修行的高度,他有。
但在高度之下的种种风光、种种景致,纵然三世以来他都在极力地扩展,但以一己之身,如何能和一个真正的修行文明相比。
诚然,《从开窍到真一》这本书远不能代表这个世界的修行文明,但它又毫无疑问地是这个世界的修行文明所孕育出来的一颗饱含着不少营养的果子。
对叶小叶来说,食用它,虽然不能飞升成仙,甚至都不能延年益寿,但它确实是可以饱腹,而且可口。
不过也就是那样了。
本质上,于叶小叶而言,它还是一本“闲书”。
若以大宗师为起点和高度,世间不是闲书的书,本来也少,本就无须苛求。
藏经阁里的所有书,待以后回了山门,叶小叶都会看的,一本不会漏,一句不会漏。
但当下并非其时。
庄子在《养生主》一篇中开篇明义地就说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是生命有限,而你要做的事,你要探索的东西,却是无限。
若用《从开窍到真一》那本书的相应解读法,这句话背后所潜藏的意思就是,有生之年,你要去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嗯,时间管理法。
要则一:时间是有限的。不管是一天、一周、一月、一年,还是一生。
要则二:事情是做不完的。
推导一:
每天,不是要把该做的事都做完,那根本不可能,就算某天或某个阶段可能,放之一生,也不可能。
你应该的,是把重要的或紧急的事都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