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睿智是有目共睹、满朝称颂的,谁也否认不了这个事实。
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或者有实力的公卿之家,她能拉拢了的都已经拉拢了。而各家也分别表明了态度,吏部尚书周祯、都察院左都御史秦少辉、都察院右都御使邵齐征、大理寺正卿姜维、大理寺少卿秦逸、户部尚书马文博、工部尚书张钊,这些人全都站在她这一边。
而靖国公府更是完全隶属于她的麾下,辅国公府也把嫡长子送到了自己身边来,表明了投诚的态度,唯有护国公府很是敷衍的只送了个不上不下的三儿子过来,进可攻退可守。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手里的人,都没有兵权。
不论是兵部的人马,还是手握重兵的镇国公李启山,都是十分难啃的硬骨头。
兵部她不惧,可李启山手上却握有五万兵马,而且他手里的虎符甚至可以调动西山大营的守卫军,这让她不得不重视。
可李启山这老家伙却比谁都硬,他那夫人窦氏更是个狡猾的角色,屡屡让她伸出了手却抓不住,逼得她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李君曜的身上。
为什么不是李君凌呢?传闻中镇国公更宠爱这个庶出的小儿子。
慕容远心中却有计较,一则李君曜心性刚硬耿直,不似李君凌那么多阴柔的弯弯绕绕,相比之下李君曜来的更好掌控。二则,她也清楚自己的魅力,若是真的能让李君凌神魂颠倒,何故他们二人“熟识”这许久,也没有半点暧昧?
想到这里,她耳根子又禁不住一热,然后猛然的甩头挥掉这不合时宜的旖旎气氛!她绝不承认这些日子李君凌对她的所作所为有半点的暧昧在里面,绝不!
那不过是他无聊的恶趣味罢了,慕容远坚信这一点。
基于以上亮点,她觉得李君曜更加好收服,况且李君凌从文而他从武,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从四品的金吾卫同知,更有利继承李启山的衣钵。
只要能把李君曜握在手里,不怕李启山不靠过来,而且这些日子以来,她明显的感受到李君曜对她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