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日南书房议事,镇国公李启山的折子就摆在了摄政公主书案的正中央。
从秘书监成立之后,她的书案就由秘书监的人负责整理,旁人不敢擅自移动任何物品。而她记得,今天是轮到李君凌替她整理书案。
慕容远斜着眼看了一下坐在她书案左侧李君凌,对方察觉到她的目光便迎视了过来,目光平淡而坦然,丝毫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尴尬或者愧疚之类的。
慕容远勾唇冷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就坐了下来。淳于意被她派了出去,右侧今日就只有郑明朗坐在那里。郑家也牵扯到了昨日的风波当中,郑明朗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事情。只是跟社稷安危这样的事情比起来,那些恶意中伤的谣言,根本就不值一提。
所以他也是目光坦然随着慕容远落座,阁老门还没有来,郑明朗默不作声的整理着自己的书案,然后就看到慕容远见正中间那份靖国公的奏折,直接扔到了桌案下那个废纸篓里去,连多一眼都懒得看。
郑明朗目瞪口呆。
他下意识的去看李君凌,可对方脸上挂着温和明朗的笑,仿佛毫不在意一般。
郑明朗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难道他看错了,早上那个小心翼翼的将镇公共的走着摆放在公主殿下的书案上面的人,不是李君凌?
南书房气氛很是压抑。
直到阁老们陆续前来,然后为着是否要阵前换将、换谁带兵退敌的事情,又吵了两个多时辰,大家都有些口干舌燥了。
郑明朗自己觉得吧,虽然冷淑妃和他们郑家有着那么一段亲戚关系,可毕竟不是一路人,也着实算不上如何亲近。他就公正而公平的说一句,冷家军已经连失了三座城池,再继续硬扛下去,保不齐丢的城池会更多,难不成真的要等到帝国军队打到上京城门外来了,才要处置冷清淮吗?
既然冷清淮无力退敌,那为何不让有能力的人上呢?
这些阁老们争来争去,无非是为着自己的利益罢了,哪里是真的把江山社稷、黎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