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科当时就已经开始了科举考官的考试,而分别考试为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进士。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但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
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上官飞燕接过卷子,傻了..
“这...他妈的什么跟什么啊!全是乱七八糟的笔画。”上官飞燕有些发难。自己第一次考这,这叫干嘛?一时间迷茫的上官飞燕根本不知道这卷子让写什么。
杜甫离自己不远,只见他在高兴地笑,手上的笔在不停地画着。
“横..竖..斜勾..?这是干什么啊?”上官飞燕急了。“喂!考官,麻烦来下!”只能求助了。
没想到魏征来了,问道:“怎么了?”
“这..是什么意思啊??我看不懂…”上官飞燕苦闷道。
“哦~这是八股文,靠你的想象去写到这儿!”说完笑笑走了,不过临走却摇头,看来自己看错人了,这个人还是不行。
“靠!等于没说啊…”上官飞燕暗骂着这个老家伙。
“这字是?仁!对!是仁!OK,想开了,孔子!嘿嘿…”上官飞燕终于看透了。心想着,把孔子的句子一个个写上去不就得了!于是……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恭而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