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的燃气管。
并且,燃气管上涂抹上了从洛牧师家中搜出来的同种化学药品。随后,刑科部门的工作人员用远距离聚光镜将光聚到了燃气管上,事实证明,光线经过直线传播,的确能到达预定的位置。
刑科工作人员在试验的过程中动用了望远镜,由于距离过远,燃气管体积太小,所以他们必须用望远镜才能看清楚光是否聚到了指定的位置。而从洛牧师家搜出的证据清单中,正有望远镜。
试验当天的气温没有比爆炸案当天高,工作人员整整聚了二十多分钟的光,燃气管才突然燃烧起来。通过同等条件的比对,爆炸案当天的温度很高,那样的情况下,燃气管燃烧恐怕只需要几分钟。
在开火的时候,燃气迅速地从煤气罐传播至燃气管内,那个时候,爆炸最有可能发生。凶手绝对是掐好了时间,如果温度高,他就晚一点聚光,温度低,他就早一点聚光,目的就是要在陈招弟开火的时候,引燃化学药品,烧坏气管,引发爆炸。夹木休巴。
爆炸案发生的原因也已经搞清楚了,案子的疑点越来越少,目前为止,我们还搞不清楚的事情,恐怕只有我们及其他人在工地里看到的情景了。闹鬼的工地,分不清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的身影,那种感觉很神奇,如果不是我和沈承亲眼所见,或许我还不明白其他工人描述的是什么意思。
夜色之中,我分明看到了两道黑影,但是那两道黑影高度地重叠,几乎要揉杂在一起。因为凶手连续使用了两次物理的方法实施作案,所以我和沈承也从物理学的角度去考虑凶手是不是利用了漆黑的环境以及光学的原理,让人的视觉产生偏差。
但最后,我们没能在光学的内容中找到会让人产生这样视觉偏差的原理。况且,不止一个人看到了,就算能使用某种障眼法,想要骗过那么多双眼睛,太难,而且,我和沈承是同时看到的。
无奈,我和沈承又将这个可能性排除了。
到目前为止,我和沈承共同推断出了凶手回工地的原因、利用大石杀人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