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岑参。
岑参接过书稿认真看了起来,越看越惊讶,看完后皱眉对杜甫道:“杜兄这偏策论中许多观点都颇为新颖,也算是针对时弊,是难得的佳策,如果大帅看了杜兄的策论不应该毫无反应啊!也许是大帅这些时日公务繁忙,只怕没来得及阅读这些策论,毕竟十几万人马的吃喝拉撒都指着大帅一人”。
杜甫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喝了几杯酒之后感觉肚子饿得厉害,拿起筷子埋头吃起饭来。
岑参想了想说道:“今晚我要带刑部侍郎王缙去见大帅,杜兄如不嫌弃,也随我一起去,待我替你引荐!”
杜甫颇有些扭捏;“这······赵大帅没有说要见杜某,杜某就这么贸然上门,合适么?”
岑参见杜甫这样子,真是替他着急:“哎呦,我的杜兄啊,都到这时候你就不能放下一点架子?我们大帅也是平民百姓出身,不会像其他官员一样用傲慢的眼光看你的!你不是没有才华,只是没有遇到一个能容忍你的脾气、能用你的人!当年我还不是跟你一样,一副臭脾气,到处做官到处碰壁、看谁都顺眼,直到在赵大帅麾下做事才算是稳定下来!你我其实差不多,既然我能在赵大帅麾下为官做事,我相信你也能,你的才华胜我十倍,大帅得你之助,必然十分欣喜!”
一个人有时真的要靠机遇,机遇十分重要,史上不乏才华冠绝天下之人,但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郁郁而终,这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岑参这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掏心窝了,杜甫再扭捏、再放不下架子,那就真是不识抬举了,他拿过酒壶给两人满上,拿起酒盏对岑参道:“岑兄美意,杜某实在无以言表,都在这杯酒中了,请!”
岑参这才高兴:“好,这才对嘛!”
两人吃完喝完,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岑参招呼已经吃完的兵士们出发,与杜甫一同前往王缙落脚的客栈。
此时王缙正在客栈等消息,看见岑参到来立即迎上去,岑参把杜甫引荐给王缙认识,王缙此时有求于岑参,对身穿粗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