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只怕还真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李尚书,说说看,这四人分别姓甚名谁?为何要再次参加科考?”
李揆道:“一个叫韩翃、一个叫钱起、一个叫耿湋。钱起和韩翃分别是天宝十一年和天宝十三年中的进士,而耿湋是宝应元年的进士!韩翃早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侯希逸调来长安之后他也跟过来了,一直担任其幕僚,前两年侯希逸死了,他就在长安闲居。钱起及第之后一直在秘书省当任校书郎、后来调任蓝田县尉;耿湋进士及第之后出任周至县尉,一直到如今。他们三人报名的时候,微臣还专门问过他们为何要再次参加科举,他们听说是大王决定重开科考并且亲自当任主考官才舍弃以前的功名前来报名参加此次科考的,科考规矩也没有说不能让这样的人再次参考,微臣只能让他们参加了!”
赵子良笑道:“没想到本王还有如此魅力,竟然能让这么多贤士放弃从前的功名再来参考!好,既然如此,本王倒要看看他们的本事到底如何!”
李揆又道:“大王、太子殿下和诸位大人,这次考生之中还有一个特别的人,而且与众不同!”
“还有特别的人?今年的考生中怎么有这么多特别的人呢?说说看,这个特别的人又是谁?”
李揆笑道:“这人从前是一个道士,叫吉中孚,在楚州紫霄宫出家,后来还俗了,此人在道家的名声挺大的,不久前来了长安,常与王公贵族来往,没想到他竟然报名参加科考!”
赵子良奇道:“哦?他一个道士,虽然还俗了,但怎会有资格参加科举?”
在唐朝,若有道士要入朝当官,必须要有内外大臣举荐、得到皇帝的赏识才行。很显然,这个吉中孚之所有有资格参加科考,肯定是有人疏通了关系,给他搞到了科考的资格,而这个人就是元载!如果元载愿意举荐,吉中孚可以不必参加科考就能够做官,但是元载显然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去求赵子良,因此只能给他搞了一个参加考试的资格。
果然,元载对赵子良拱手道:“摄政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