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省城的小厂。这厂虽然小但还有一定的知名度。周晓光把自己带的水泥样品给他一看,两人就凑一块嘀咕了一个多小时才定下初步协议。
由省城的红叶水泥代理沙头水泥的销售,必要时可以要上红叶水泥的名头。这样就从低级水泥变成了中等水泥。价格也大大提高了。跟在人家品牌后面慢慢地也会打出牌头。
按照红叶水泥的市场估计,一年的利用可达几十万。当然这是排除了给红叶水泥的分成后来结果。不然利润远远不是这个价。
这个预期远远超出了范氏族预计。主要是范氏也是第一次投资水泥,而且不参与经营,所以这次销售重担全压在周晓光的肩上。
有了好的开始,周晓光浑身是劲。只要开足马力,再找到点好的销路年利润百多万也是有可能性。
只是周晓光逛了好几个水泥市场,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毕竟象红叶水泥这样自己生产能力不是很足,又有眼光的伙伴太难找了。就是红叶也不能长期依赖,等他们的生产能力上来了,想来也就是合作用终点。
与周晓光洽谈的红叶水泥经理姓杨,在商场中摸爬滚打这些年也练就了一双金睛火眼。本来他是不想跟一个村力企业合作的。但是见周晓光谈吐不凡,绝非池中之物。这才有兴趣详谈下去。慢慢地给周晓光那三寸不烂之舌给说动了。
反正他们红叶现在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沙头水泥则是没有销量质量又过关。只要加上红叶的名头就可以轻松拿到钱。
这部分市场,你红叶做不了只能让给别人。一分钱也拿不到。现在用的是沙头水泥的货赚的却是红叶的钱。对双方都有利,而且周晓光还答应他要是怕给别人打响了名头可以直接用红叶的商标,绝对保证质量。杨经理当场就给红叶的厂长打了个电话,半个小时后拿下了这个合同。
象红叶这样刚走红的企业当务之急就是占领市场。没市场这火就会慢慢消下去。商场如战场,机会稍纵即逝。红叶水泥的厂长后来也大加赞扬了这个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