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法能够解决民间高利贷的问题,可是他执行的官员却有问题。张飞扬知道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最大的问题在于用人不当,在无法掌握地方官员的时候,好政策都被弄歪了,这个不就是让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去“革命”,尤其是革了自己的命吗?谁这么做,谁是傻子。
而百分之三十的利息,都是高利贷了,这样可想而知这个时代的利息是如何之高了。在古代时候,贷款利息每年高达百分之五十那是家常便饭,而百分之百那也都绝不在少数,甚至是百分之一百多都是有的。
在灾荒年间,很多农民因为灾荒,无法支撑下去,他们只能够借款度日。可是古代的利息普遍是那么高的,这样让他们也都无法承担。一旦过了几年,什么利滚利之类的利息叠加,然后利息转化成为本钱继续产生利息,这样农民破产是必然的。而那些官僚地主们也都趁机兼并土地,利用那些农民所谓的欠债来兼并土地,然后获得大量的财富。而农民没有了土地,可是却还要承担债务,这样让他们不得不去躲债。这样他们也都会成为流民,最后被这些高额的债务给吞噬。
“哎,这些高利贷,真是害死人啊!哪怕是我这个学习金融的人,也都狠不下心来如此之高的利息。这么高的利息,不是要人命吗?百分之三十的利率,在后世简直是不敢想象。”张飞扬想道。
张飞扬也都不忍心要这么高的利息,张飞扬知道在明朝末年,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了。所以他自然也多是不敢要那么多利息,尤其是到时候万一产生了呆账坏账,那可才是最麻烦的。自己作为一个银行业的人,自然要准备好各种的准备。银行和普通放印子钱的人不一样,印子钱的那些人都是自己的钱,他们都是利用自己的钱来放贷。可是张飞扬不同,张飞扬是利用别人存在他这里面的钱来放贷,他首先不能够要那么多利息。如果要了那么多利息,那那些商人肯定会不满。到时候人家心里面肯定不平衡了,因为自己在这里存款,可是你却用来谋取暴利,那还不如自己去放贷呢!
所以张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