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停。而且他们也是大多数游行集会的组织者和财政支持者,这客观上扩大了集会的规模。
外部的震动同样不小,列强甚至将关注日俄战争的目光分给了这边一点,各国报纸纷纷报道华国即将成立的消息,连带着介绍了这个新兴国家崛起的过程,历数华国经历的几次战争,重点报道了华国崛起使列强失去了在远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利益——尽管这个新兴国家承诺与各国展开平等的贸易和交往,但平等对于列强们来说就是最不能承受的,他们一向的风格就是掠夺。
除了利益攸关的人,西方民间对于这个新兴国家不感兴趣,但长江以北不同。华国的成立似乎预示着满清朝廷的覆灭,从北方各省日益活跃,甚至有些明目张胆的革命活动就可以看出,满清气数已尽,对于革命党在北方的活动地方上并不敢强力压制,生怕遭受秋后算账。而且朝廷对南方的封锁命令形同虚设,每天都有无数的民众从渡口乘坐小火轮、小帆船前往南方,大部分是移民,小部分是贩卖南方商品的生意人。从上海一直到湖北,长江上到处都是这种船只,自从振国军长江分舰队成立之后,朝廷干脆解除了对沿江地区的封锁。
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利益集团被朝廷养肥,来自西方银行团以国家利益为抵押的贷款大部分用在了新军的组建,到1904年6月,除了新军第一镇外,其余五镇都被袁世凯的亲信控制,从1903年7月开始组建的第十镇和第十一镇也接近尾声,北洋集团此时拥有超过10万人的新军,虽然面对振****还是不够看,但起码拥有了与振国军对抗的实力。
朝廷上层看得很清楚,慈禧太后这个老不死的甚至召见袁世凯时直言不讳:只要能够维持满族在朝廷上的统治,甚至是名义上的就可以。因此,袁世凯得到了满清内阁的大部分权利,从政权到军权,袁世凯已经得到了大部分权利,成了北方事实上的统治者。
袁世凯很清楚自己与吕梁之间的实力差距,如果发生战争北洋军必败,所以,他并没有对边界地区实施封锁,军队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