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燃烧的东京

第二百三十二章 燃烧的东京(2 / 4)

短、效率高,但制作工艺值得商榷。虽然基地重新设计。并改善了焊接结构强度差的毛病,但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黄海号”逐渐倾斜并下沉,最严重的是堵住了后面轻巡的前进道路,致使只有一艘“东海号”迎战日本中小型舰队的疯狂攻击。后面的“南海号”立刻放下救生艇,救援弃船的船员,另外,“泰山号”上的主炮也在向日本剩余舰只开火,只是主炮面对那些精致灵活的小船没有多大效用。

本就作为防空战舰制造的“南海级”轻巡,在二战中伴随海军航空母舰作战,是航母舰队防空作战的主力。“东海号”面对十八艘日军舰艇毫不示弱。前进至直线距离三千米左右后,将航速降到最低,主炮、副炮瞄准敌舰立刻开火,十二门40毫米高炮和20门20毫米高炮放平。

顿时,海面上出现了无数曳光弹拉动的光线,随后是无数的各口径炮弹。以12门152毫米舰炮为例,每门舰炮可以以每分钟三十发的速度倾斜弹药,在这样的火力密集度下,根本不用管什么精准度,这就是战舰上的机关枪。用机关炮来描述“南海级”的火炮比较准确!

即使处于高速移动中,最前面的三艘鱼雷艇也几乎被同时击中,而且每艘平均命中五枚炮弹,炮弹瞬间就将其淹没。火光中小小的鱼雷艇很快消失在海面上。

相对于空中飞舞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最大航速不超过三十节的鱼雷艇在“东海号”眼中就像蜗牛一般爬行。在平时的训练中,“南海级”轻巡很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就是对空射击,瞄准高速移动的靶机,官兵们觉得有些吃力,但面对海面上航行的鱼雷艇。就毫无压力可言。

随着日军舰船距离“东海号”越来越近,被命中的船只也越来越多,到进入一千米距离时,只有七艘鱼雷艇幸存。

只是这个距离仍旧不能发射鱼雷,自从英国人发明第一枚压缩空气鱼雷后,直到1899年才出现直航鱼雷(在鱼雷上安装陀螺仪),大大提高鱼雷命中率,到1904年美国人发明

最新小说: 穿越战国成白起 大唐昏君 一手医,一手杀,王妃誓要临天下!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三国之董卓之婿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穿越做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