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邀请美国参加**同盟,在经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后,罗斯福同意了英国人的建议,并得到了财团的支持。减少钢铁出口就是美国的第一个步骤,后续中,美国将继续降低对华出口份额。与付出相对应的,是美国将在华国覆没后得到超级战舰的制造技术、华国市场的百分之二十和福建省。
以此推算,**同盟的成员国肯定都得到了相对应的利益份额,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同盟的行动计划,可惜威廉因为与华国关系密切,许多信息罗斯福都刻意对其隐瞒。
风雨欲来,越来越多的消息被调查局确认,首先是驻扎在东北和朝鲜的日俄军队,俄国在战争后留在东北的有三万余人,但在一个月间就增加到五万人,而且通过海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战争物资正源源不断的运往东北。日本人也增加了在东北的驻军,从三万人增加到六万人,在朝鲜日俄双方的军队也增加到了四个师的规模,明目张胆的撕毁了旧金山条约中的规定。这已经是最明显的战争信号,另外,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商船大量运输战争物资,成为日俄军队的主要赞助商,这也是日俄两国能在战争后短时间内再次动员的主要原因。据此可以想象,**同盟为了这次行动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可以说用金钱雇佣了日俄两国的陆军。
另外,英法等国海军组成的远征舰队已经在泰晤士河集结完毕,调查局没有得到详细情报,但可以肯定舰队中有两艘无畏级战列舰,其他前无畏级至少十艘,巡洋舰、驱逐舰等舰只更数不胜数。远征舰队于1906年的4月3日出发,送行者高喊:“惩罚东方异教徒!把华国人都吊死在十字架上!”
而**同盟战前准备的最后一环,也在同时展开,4月3日下午,英国清国大使进入袁世凯的官邸,带来了**同盟对于北洋集团的要求。就在战争迫在眉睫的时候,调查局终于从这里获得了详细情报。相对于保密工作非常严密的国外,北洋集团内部和满清高层内部充满了调查局的眼线,从端茶递水的小厮,到袁世凯身边的幕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