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就可以掌握远东海域的制海权,完全封锁华国附近水域,保障运输船的安全。还可以沿途炮轰华国海边城市和工业基地、造船基地,从广东沿海到黄浦江沿岸,再到长江中下游沿岸,是华国工业最密集的地带,也是华国的精华所在,一旦失去海军的保护,华国将没有能力保护所有的沿海,远征舰队可以任意打击华国沿海每一个城市,来去自由。
如果华国取得海战胜利、控制远东制海权,就可以封锁盟军航道、阶段后勤运输线路,北方的六十万大军将失去后勤补给来源,凭借天津渺小的军工厂,是无法满足大军大规模战争消耗的。至于陆地运输,更是一个玩笑,以俄国脆弱的运输能力、跨越半个地球的距离,这六十万大军足以将半个欧洲拖垮。
单凭北方六十万盟军是无法击败华国的,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所以才让远征舰队显得如此重要。掌握了制海权就能掌握霸权,这个真理再次体现的淋漓尽致。
苏门答腊岛北端安达曼海海域,远征舰队从孟买出发,经过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抵达缅甸仰光进行短暂休整。从这里进入马六甲海峡抵达新加坡后就是南中国海,到那里就意味着进入了华国海军的打击范围,意味着进入战区。在香港沦陷后,远征舰队还有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美国的马尼拉港可以停靠,这两个港口将是远征舰队作战的前沿休整港口,而新加坡港将是远征舰队的母港。
海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不是双方在大海上碰头、喷射炮弹后就可以完成海战,舰队需要港口休整、补充物资弹药,需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敌军舰队的位置,需要双方不断的试探、接触、侦察,战斗爆发后也可能持续一两天的时间,然后是追击、消灭余部等等。再加上考虑到六月南海的气候、季风、海浪等不可控因素,海战持续的时间可能更长。这样一来就需要在战场前线的补给港口,一战时的日德兰海战过程要简单一些,这是因为两个国家根本就是邻居,海域太小。从英国到德国,还不如从山东出发去趟广东远,两个国家之间的海军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