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农村的农田因为征兵导致劳动力不足、因为高额赋税导致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减产,又找不到外部购买渠道(也没钱买)。
1906年的九月份日本各大城市爆发“米骚动”,饥饿的人群为了自己的生存权利终于无法忍受,聚集起来冲击各大粮店和政府粮食仓库。初步统计整个日本共有三百万人参加了这次“米骚动”,日本陆军出动三万士兵、打死打伤六万多平民才平息此次骚动,但还是治标不治本。
原来的主子英国人自顾不暇,再也不想涉足远东这块伤心地,日本的出路惟有寻找新的主子。正好美国人为了对抗华国在太平洋的扩张积极扩充兵力,在丢失菲律宾后急于在远东寻找制约华国的棋子,两国一拍即合,就像流氓碰上野鸡般结合在一起。
美国人不但提供粮食缓解日本的粮荒,还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军事装备支持等等,很短的时间里就填补了英国人离开日本后的空缺,并渗透到日本的方方面面,日本俨然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海外省份。
再说美国,西奥多罗斯福当政时期出卖菲律宾群岛给华国,以换取战后美国财团在华国的贸易份额。不料这个消息被美国民众知晓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反对的浪潮,对外奉行门罗主义的罗斯福总统竟然轻易出卖好不容易得到的海外领土,这让美国人民难以容忍。
当年发生的另一件事让罗斯福雪上加霜,一艘前往天津的货轮因为拒绝华国海军的阻拦被击沉,虽然货轮上装载的都是土豆、小麦等廉价货物,却激起了正处于敏感时期的美国民众的愤怒,要求罗斯福下台的呼声持续了半个多月。
民主党趁机发难,联合没有对华贸易份额分配中获得利益的财团,裹挟民意猛烈攻击共和党和罗斯福,并在国会中发起对罗斯福总统的弹劾案。
于是可怜的罗斯福成了美国财团推出去顶雷的炮灰,黯然辞职,接替罗斯福的副总统菲尔班克斯为了挽回共和党的声誉,主动改变政策,开始疏远华国,并寻找制约华国扩张的方法。奇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