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3月,德国外交部派出的使团在武汉与华国签署采购协议,两国外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外界公布了这批外贸订单。
价值两亿华元的订单包括粮食、化肥、矿产、橡胶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批军火,包括可以武装三个装甲师的武器装备、两百架F01式战斗/侦察机、五十架轰一型轰炸机和相关配套零件。
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这批货物将在三个月后装船运到德国,届时华国海军将组建护航舰队,护送运输这批物资的运输船,同时将对德国进行友好访问。
华德两国勾搭在一起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开始勾搭。两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前一段时间德国还声称要收缩海外力量,将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全部卖给了华国,并归还青岛。那件事发生后外界一致认为两国将走到一起,但之后两国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直到这次采购协议的成功,才再次引起外界关注。
英国和法国都对此次采购表示最强烈的愤慨,英国人表示将拒绝华国护航舰队和运输船队通过苏伊士运河,法国则表示将在法属印度支那增派驻军,并加快本国先进武器研发进度。
不过三天后英法两国的抗议偃旗息鼓,平息他们愤怒的,是数额同样巨大的军火采购。当华国驻英法外交人员分别表示两国可以向华国采购军火后,两国立刻提交武器采购清单,包括超级战列舰在内的武器清单比德国人的胃口大得多。不过最终成形的采购清单没有包括超级战列舰,只有坦克、装甲车、战斗机、轰炸机等,英国为自己的采购清单付出了一千五百万英镑的财富,法国人财大气粗,一口气拿下了五千万英镑的武器装备。
本国新式武器的研发速度缓慢,德国又在这个领域突然领先,巨大的压力迫使英法不得不捏着鼻子向华国购买。华国主动向英法示好,被两国高层解读为华国正准备向英法服软,虽然华国战争了**同盟,但这个国家也基本上被全世界孤立,战术上华国是胜利了,战略上他们输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