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中被一名技术员注意,也不让海军上层矛盾。
口说无凭,海军决定让斯图卡和无畏者通过试验来决出胜负,最终结果让人意外,无畏者的表现更好,更符合海军的要求。被选中后无畏者俯冲轰炸机成为海军航空兵主力,大战期间一共生产了三千五百架。
无畏者的性能出色、可靠性和稳定性出众,金属蒙皮技术更为成熟,具备穿孔式空气刹车襟翼,增加了俯冲时的机身稳定性,而斯图卡还需要额外加装维持稳定性的副翼。无畏者可收藏式的起落架也比斯图卡降低了更多的风阻,极速更快。大马力的发动机、自封式油箱与防弹装甲和更大的炸弹挂载重量,让无畏者的攻击性能超越了斯图卡。
只是加装装甲导致无畏者飞行速度略低于空军装备的斯图卡,缓慢的飞行速度也成为无畏者被诟病的唯一因素。比起来它无与伦比的飞行记录和极低的失事率更被飞行员们看中。
航母航空大队装备的07式鱼雷攻击机是一种最新机种,飞行员们此前从没有接触过这种飞机,不过比起俯冲轰炸机,鱼雷攻击机带给战舰的威胁更大(对超级战列舰来说)。在渤海湾军事演习中,两艘战列舰被重创主要是由鱼雷攻击机造成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攻击机相互配合,无畏者携带的航空炸弹虽然不能对五岳级战列舰造成致命损失,却可以吸引防空炮火的注意力,给进入低空的鱼雷攻击机投放鱼雷创造条件。
比起来鱼雷攻击机比俯冲轰炸机的战损更高,它的飞行速度更慢,投放鱼雷时的高度很低,很容易被放平的防空炮击中。鱼雷机的生存能力较弱,在战斗机的拦截下几乎等于自杀鱼雷机飞行员要面对更大的危险,战术运用决定了它们较大的损失,为了降低被击中的可能、增强鱼雷攻击的效果,海军航空兵选用了各飞机制造厂提供的名单中性能最出众的一种。
07式鱼雷攻击机不但可以悬挂一枚鱼雷,平行海面飞行时速度保持在280-350千米/小时,投雷高度在100米左右进行鱼雷攻击。还可以在投弹高度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