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今日第二更,期待朋友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天,湘瑜并没有如约和淑芬去岔河的王广文家,反而生了一场重病。她本打算在杨家湾呆一两天就回江云再到海西去的,可这场病,让她一直在杨家湾呆了十来天。
何攀医生给她开了些中药——何医生很少给病人用西药。淑芬摘下了帽子,照顾起生病的客人。中暑的湘瑜躺在床上,看起了淑芬的那些“农业技术读本”和“计生知识读本”……
刘永翰办完桂英的户口迁移手续,又在支书的指引下请来了仙鹤道长。这位远近闻名的阴阳先生抬着罗盘,根据王老太太的生辰八字和仙逝日辰,把新坟的阴址选在了杨桂勇瓦房旁的竹林里。迁坟那天天阴沉沉的,下了一场大雨,道长的徒弟们风雨无阻,在山洞里做完法事,抬着那一堆白骨,又到了新坟前。
桂英哭得呼天抢地,小富利什么也不懂,看着妈妈哭他也跟着嚎啕大哭。村民们都跟在竹林边看热闹,刘永翰花上千块钱请人从岔河石场拖来的坟头和石碑甚是气派,好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在感叹王树珍生了个好女儿,活着的时候没享成清福,到了地下终于得到了安身!那垒起来的坟墓,比村里清朝大地主的坟头还要气派……
桂英不顾刘永翰的阻拦,在坟前发了话,“只要在我娘坟前磕三个响头的,就给二十块钱!磕完头还能哭出泪来的,给三十!”
话一出口,好几个看热闹的都凑了上去,他们就像舞台上的戏子,磕完头又失声痛哭,那架势真比死了亲娘还伤心……桂英也说话算话,一边抹泪一边从皮包里往外撒钱。没人知道那个灰色的皮包里到底有多少钱。
来哭丧要钱的基本都是逝者的晚辈,同是一个姓的也多少沾亲带点故,甚至其他责任组的也闻讯赶来哭丧“赚钱”了。杨泽富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作为王老太太平辈的杨老三,竟然还在坟前哭了两次。因为其他在村里的五个弟兄都不是爱凑热闹的人,所以根本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