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时间的年轮滚动至一九八八年元旦,中国人民跨进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
这一天对刘富顺来说是特别的。两个月前,他第一次坐上火车,经历三十多个小时的颠簸,从海西来到了这座新兴的城市: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厦经济特区。经历了两个月的岗前培训,从今天开始,他将在这座城市规划的最中心,和上百名同事一起,着手打造一艘现代化的城市方舟。
马子昂再次临危受命,向南方转战,为经济特区设计并督导修建“金融和电子产业城市系统”。
城市建设十年成就展在广厦广场拉开序幕。十年前的那个小渔村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楼和宽阔的街道,尽管很多工地还在施工,但已经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向世界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门户!
和富顺一同南下的还有他的三个老乡。华建三局采取项目部推荐的方式,首批在一百多个项目工地上选调了五百名临时工,一百名技术工人来到广厦。从新年开始,他们还将面向全国招工。
而三局在广厦的分公司早已筹备完毕,管理人员在两年前就进驻了这里。按照局党组的最新分工,马子昂分管华南片区。为了打造经济特区的新名片,中央领导还亲自会见了这名刚刚从瑞士归来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承重的担子压在他肩上。
无独有偶,南下的项目经理之一胡明全再次成为富顺所在项目“电子大厦”的负责人。这个留着八字胡的小胖子,自有他的“为官之道”。
胡明全是海西人,三十来岁,父亲是华建三局的元老,老胡退休后儿子顶岗,也去正规学校学习过三年,但在工程技术上比老胡差了十万八千里。不过老胡在局里的威望尚在,很多徒弟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再加上胡明全脑袋瓜转的也快。察言观色和溜须拍马又是他的拿手本领,所以他在局里也算是当红的人物。
胡明全有一个小本本,局里和下属公司在他地位之上的人物都记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