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过完春节,广文的甘蔗也销售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要做的是把甘蔗地翻耕,重新下种。因为按照种植规律,埋在地下的蔗种已经不再适合继续分蘖。
二十三岁的王广文也算是事业有成。这一年多不仅还清了银行贷款,还扩大了甘蔗和橘树的种植面积,并且培育出良种桃树。
此刻让他激动的不是他的果园,而是好长时间不联系的杨淑芬,竟然突然出现了在他眼前。
石桥的戏楼上正准备闹元宵,戏子们依旧叽叽喳喳地演着《白蛇传》。淑芬在街上碰到去烂泥沟上坟的富强和富家(刘富顺的兄弟),顺便唠了几句,就往岔河的垭河村赶路了。
一路走一路问,淑芬终于到了广文的家里。
“请问这是王广文的家吗?”
“你是?”
“嬢嬢,我叫杨淑芬,是王广文的朋友!”
广文并不在家,正在喂鸡的广文娘看着这个脸上一块儿伤疤的女孩儿,明显有些不悦。这还是她第一回见到让儿子鬼迷心窍的杨女子,且不说那一瘸一跛的腿,光是脸上的那一块儿疤,根本就配不上我那俊朗的儿子!
“不在呢,去六龙了!”
“哦,那他啥子时候回来呢?”
“十天半个月吧,大正月的,去了他姐家,又要去他未婚妻家,哪个晓得他的哟!”
“未婚妻?……哦,嬢嬢,他回来的时候麻烦您和他讲一下,我来找他是想请他去帮我嫁接些橘树……”淑芬失落地转过身子,垭口的风呼呼地刮在她的脸上,比刀割还疼。
淑芬和政府已经达成协议,砚台山林场以每年二百元的价格承包给她。林场之前属于石桥公社,实际上也就是一片荒地,早年曾经种植了一些橘树,因为是传统的野橘。还没等橘树挂果,林场就解散了。
林场在山顶上,土壤也不适合粮食生长,并且在杨家湾、九道拐和李宦寺三村交界的地方。所以就是搞联产责任制承包,乡政府也没有把林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