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学了?”富顺走过去把富家拉起来坐在床上。
“我……”富家还想狡辩。
“其实犯错不要紧,一个大男人,别说最起码的诚实。你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二哥真看不起你!”富顺搬了个凳子坐在大哥和三弟对面,“富家,二哥真担心你刚刚跳下去,大哥比我还担心!其实你连死都不怕,为什么害怕活着呢?堂堂七尺男儿,活就要活出个样子来,你不说在学校是个子最高的,但年龄一定是同学里面最大的了吧?总不能除了年纪争了个第一,成绩、品行啥子就去挣倒数第一嘛?”
富家垂丧着头。他害怕看到二哥那温和却又尖锐的眼神!“二哥,我真的不想念书了……”
“不想念书了你想做什么呢?你想想,你现在能做什么?”富顺问他。
富家把头埋得更低了,但在二哥面前,他又鼓起了勇气,“你和大哥不是也没念书吗?大哥现在不照样当老板,你不是也在外头当工人?”
“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我和大哥都念了书,那我们是不是会比现在做的更好?也许大哥就不是在这里当老板了,外头那些总经理、董事长。那才是真正的大老板,人家可都是念书的!”
“可是我念不进去!”富家抬起头,却闭上了眼睛。泪水再次泛滥,嘴角也跟着抽搐。
那种内心的苦闷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在我们的身边。抑或就是我们自己,在苦苦挣扎也学不进去一点知识的时候,在糟糕的学习成绩面前,也会面临同样的困境。可往往越是苦闷,就越厌学,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最终成了名副其实的“学渣”。
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谴责“学渣”,其实他们最初的愿望也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不过太多的外部因素,包括家长和同学甚至老师的攀比眼光改变了他们的“主观愿望”,很多人渐渐中断了学业,或者无缘步入大学的殿堂,在那个年代,这些人成了“大多数”。
这些“大多数”,尽管没有成为学习上的精英,却依旧是这个社会的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