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哥有此子,当幸。诸位堂兄有谦儿,季儿,温儿无憾。卫将军虎父无犬子。”永昌公主起身,敬了几人一杯。
只有北静王等人尴尬的想起身,又不知找什么话来。
李瑾大手一挥,眼神醉迷,摇摇晃晃又从桌上,抓起一坛酒,一手举过头顶。往下倾倒,清酒如瀑,他将头一仰,流了满身,丝毫不在意。
“嗝!”
“啪啦!”坛子一碎,声响震人心。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
“敬父王!”李瑾面带肃敬之情,神色严肃,不屑看了一眼旁边的北静王和清客。
“三尺龙泉剑,匣里无人见。”
“一张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为国竭尽忠,苦处曾征战。”
“先望立功勋,后见君王面。”
“好!”
众人喝彩,此首表达了忠顺亲王年轻时跟随太上皇,南征北战,为国劳苦。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在场的婢女,将宣纸也抄没了,又拿来新的。不知道换了几轮抄誉的人,李温,几人叉腰扭动,脖子转的咔咔作响,用看妖孽的眼光,看着李瑾。他居然还能继续,情绪丝毫不减。
永昌公主接过婢女抄誉下来的诗词,一张未细读品味,又送来第二张,第三张,最新的。不知不觉,石桌上,已经层层叠叠,秋风吹过,吹散了一亭子,漫天飞舞。人群中的李瑾,在飘飘散散的词稿中,显得光彩夺目。
公主身边的婢女,自小精通诗词,这些精美诗词,让人心旷神怡,不觉已经对这个亲王世子解除了流言蜚语,世人所见不过其表。
原来他是这样的人!
李瑾看向远处,背手而立,又给了众人一个高大的背影。
卫若兰此时心中已经,记不清到底默背了多少,即使他天赋再高,也一次记不下几十首,只能悄声溜到一边,默默拿起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