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膳后,宇文王问:“对玄武门一事的影响作何打算?”
李渊叹了一口气,道:“这些年,大郎、四郎总是竭力讨我欢心,二郎却从不肯曲意奉承。为父谗言听多了,对二郎渐有疏离,未能早决断,酿成大祸。二郎赤子之心,执事甚明,始终处以家国之情、法,某回,竟以他先许了神通而当面与我争执。若不是如此,那日大郎鸩杀二郎,神通未必肯冒险相救。我现在正着手准备退居幕后,让二郎下月即位。”
李世民道:“我已命史官将此事前后详尽记载,尤其是玄武门一役的细节,写明是我射杀的大哥。前东宫、齐王府中,凡忠于所事者,一一免罪;其宫属王珪、魏征等,皆得重用。是非功过,任凭人说,但求无愧于心。”
李文宇道:“世人常入人事所不能及之境,多盼有万能之神,因此,佛、道二教盛行。若无此事,二哥怕是要被奉为真神。只是,这世间又有几人能体会到‘无愧于心’四个字后面的累积与艰辛。”
-
李渊道:“宇儿此话很有见地。还请王兄论儒、道、释。”
宇文王道:“为扬圣王之道,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孔子集六艺之大成而创儒家。虽说发展至今,堪称完备,但也需注意淡化其中对农工商贾轻视之意,时常追本溯源、赋予新意,以免形成‘存天理、灭人欲’腐化之势。道家起于皇帝,兴于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应事而变。汉文、景二帝内用之,以创文景盛世。道教具体起于何时已无人知晓。后汉末年兴起的五斗米道在民间历经两三百年而不衰。北魏寇谦之、南梁陶弘景全之以周易之法、神仙之事、神丹之术,方使道教盛于朝堂之上。虽说上至于玄妙,下至于浅俗,却是炎黄一族宗源之所依。”
李文宇给师父倒了杯茶,宇文王接过后轻啜,继续道:“佛法自天竺传入,后汉明帝始立,魏文帝黄初年间始有人皈依佛门,晋武帝时方盛,南梁武帝崇佛法至无以复加。虽遭后魏世祖、后周武帝两度灭佛之劫难,却仍兴盛不衰。究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