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们是怎么找到这的?”
晴晴道:“我们一早去孔明酒楼,见邻桌手中把玩的寿龟极为精巧,问了出处,便来到这。”
梁木匠道:“真是有缘啊。昨日一早我本打算与荣儿他娘、媳妇、孩子一起去东郊庄中待上几日,临上马车前突感不适。大夫说并无大碍,只是需要静养,因而留在家中。荣儿,你立马去孔明酒楼请你大舅子做几个拿手菜带回来,再让他把神机阁留出来给我晚间用。”
晴晴问道:“这孔明酒楼?”
梁木匠道:“二十三年前初冬,荣儿他大舅子带着母亲、妹妹从河南逃难来到成都,几乎饿晕在我们坊门口。我们送了一大碗粥和十个包子馒头给他们,他大舅子让母亲先喝,接着是妹妹,最后才是自己。体力恢复后,兄妹二人非要为我们做些杂活抵这顿饭钱。我看他们为人有节,做事利落,便暂时收留了他们。其后,我们发现他大舅子烧得一手好菜,便支持他盘下对面一间铺子,渐渐地,就发展成这孔明酒楼。”
-
用过午膳,我们回到悦益客栈。小憩之后,带着针具来到原道竹木作坊。梁荣已在坊内坐了多时,手中木鱼将要成型,地上积着些木碎屑,看见我们,起身脱去外服,行礼道:“王老爷、王夫人,后院请。您交代的事情我已在东厢房备好,父亲正在那候着。”
来到东厢房,我问道:“第一碗汤药喝了吗?”
梁木匠道:“申时一到便都喝下。”
我在他身上扎下十几针,用艾灸着几大穴位。约过了半个时辰,梁木匠道:“我觉得左腿这二十多年来都没知觉的伤处有股热流。”
我道:“那你这腿伤有望能恢复到六成。”
半个时辰后,拔了梁木匠身上的针,让他歇息了片刻,再泡半个时辰的药汤浴。看着放在木工台上还未完工的弓臂,问道:“你这弓选材有何讲究?”
梁木匠道:“良弓,选材是关键,只有木心直,整块木头纹理才正,射出的箭才直。我这弓臂融合了柘木之坚与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