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介绍到杨嗔时,小和尚拍手笑道:“妙极,当日咱们与他阿叔三人共患难,今日又遇见了他的孩子,既然这么巧,咱三人结拜为兄弟如何?”
宋阳知道杨嗔的阿叔不让他随便交朋友,赶紧替他打圆场,谁知杨嗔却没有拒绝,说了句如此极好,宋阳很不解,问他难到阿叔现在不限制他了,杨嗔说道:“自从那日得到了家传宝刀,阿叔说我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以后喜欢做什么由我自己决定了”
清鹤小和尚最大,杨嗔第二,宋阳最小,三人结拜完毕,围坐着在山上喝酒畅谈,当谈到小和尚这一手功夫的时候,小和尚说:“我在寺里只是个外室弟子,平时只做打杂,从来没有师傅传授武艺,这些功夫都是平时偷学寸钉大师,哑巴大师和方丈他们的。”
此言一出两人惊讶,没想到他练就的这一身本领居然没有任何人指导。小和尚接着说:“我们当初拜入山门每个人都会经历一系列测验,方丈说我戾气太重,内心不静,不能成入室弟子。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法华寺本来就有很多的高僧是出自外室堂的,所有外室堂弟子都有偷学武功的习惯,师傅对此也来没有过多责罚。”
这是一个多么奇怪的寺庙,不教武功却允许偷学,宋阳心里想着。小和尚补充道:“其实做外室弟子也挺好的,我们可以不遵守那些严厉的寺规,可以穿自己的便装,可以留发,可以不受戒。寸钉大师就是出自外室堂的,他常教育我们,吃肉娶妻,这些东西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只要一个人一心向善,他的心中便有了佛。”提到寸钉大师,小和尚笑着说:“说来惭愧,我们外室堂出来的,偷学武功的毛病就是改不了,所以当日我跟大师都对《闪》打起了主意。”
听了小和尚的介绍,大伙其实心中都明白了,法华寺之所以人才辈出,就是因为他的这个制度。在一个人入寺之初,方丈便会亲自看弟子的根骨和悟性,天资好的就留在外室堂让他们自己学,天资差的才留在内室堂亲自指导,其实说白了,习武主要还是靠自己,能吃苦的人才能学到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