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仓促,辎重什么的都是扔在了道上,从蔚山到庆州,麻贵和杨镐简直就像被骑兵追赶一样,停都不停的一直跑了回去。黑田长政能成为一方大名,除了因为他是黑天官兵卫的儿子外,他自己也却是有两下子,哪里会放弃这样好的机会,领着兵马就追了出去。好在他们都是步卒,要是骑兵,大明的兵马,折损可能就更大了。
就这样,好容易凑够的辎重物资都是被倭国武士们捡了去。朝鲜民夫什么的都是四散而逃。好在之前有魏刚等人打的那一仗垫底,这黑田长政也是没敢追远。
此役大明兵马折损了三四千,民夫和差役死的那就不计了。很多人都是在撤退的惊慌失措,然后互相打杀才死的。
这之后,整个庆尚南道,洛东江以东,密阳以南的地方都是被倭国武士暂时控制了,朝鲜战事也因为这一场败仗而陷入了僵局。无论是倭国武士还是大明军马,现下都是守着现有的格局,谁都不轻易先出击。至于原因吗,大明兵马那是因为辎重耗损太大,需要补给。而倭国武士则也是因为粮草跟不上,更主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到底是哪一支兵马打败了宇喜多秀家他们,所以一直不敢出击的太远。
后来万历皇帝的命令到了朝鲜后,虽然李如梅也是掌管了一部分军力,但是麻贵也是在暗中使绊子,双方在汉城,不是想着怎么精诚合作,共谋倭寇,反倒是互相拆台,互相拉拢大明其他援朝的兵马。
魏刚此时则是早就把女真营的人打发回了辽镇。他知道,按照现在这个状态,大明的兵马要想南下,怎么样也是要等到来年的。而过了一年后,大明肯定会有更多的人马增援这朝鲜的,自己接下来就没有必要在出头露面了,还是保持低调的好。
一场大胜,已经让他赚到了足够的军功,朝廷已经被他提升为总兵了,他麾下的人,也是跟着升官。姜雷和董大郎都是提升为游击,邓忠被提升为千总。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李如梅。那八千个脑袋就是他跟扬元等人商量好的,算给李如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