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就要被士人们说成是昏君了。可惜之前一直跟他有联系的几个朝中重臣,诸如那叶向高,孙丕杨,吴亮等,都是在那次京师闹反贼的时候被那些贼人杀了。当时顾宪成就好一段难受,毕竟,这些人都是他的同党。他虽然被贬回乡,但是和这些人的交流却是没有断的。原本他还要筹划一段时日的,谁知道这民变一闹,让京中他和李三才原本交好的那些人都是莫名其妙的死了很多。而之后朝臣当中,内阁仅有的三个阁臣竟然都是当初看不上他的。其中以那沈一贯为最,王锡爵次之。为了再次能在新皇帝眼前有自己的影响,他便马上开始办起这东林书院。
虽然在京的关系没有多少了,但是在地方上,和他同道之人也是有不少的。他这书院,除了以往的好友李三才帮着出了很多银子外,再就是无锡知府,还有其他各处好友,官员,都是帮着出了不少力。有钱有人,他这书院才能这么快就开起来的。
“诸位,诸位,听某说一句,杨某倒是认识昔日一位兄长,现下便是在京中任职。说起来,还是因为那次民变,朝中诸公,不少死于那些反贼之手,后来新皇登基,也是没有及时补充这吏员,吾那兄长,便被提前重用了,哦,便是现下的左副都御使杨涟是也。还有一位和杨兄颇为较好的,便是左佥都御史左光斗了。若是联系上此二人,杨某认为,还是可以让吾等所愿直达天听的。”
正在这个时候,学生当中一个青年学子站到高处,忽的来了这么一段。这一说,众人都是觉着目前所谓的困局有了希望,便纷纷跟着附和起来。
“对,那不如吾等现下就写下谏言书,签上吾等姓名,好让京中二位兄长,代为转达。吾等一片赤子之心,想必皇上看了,该是会动容的。”那先前起来鼓动众人的,被叫做昌吉的,马上跟着附和起来。若是魏刚麾下鹰眼当中的几个局长再此,怕是一眼就认出这叫昌吉的,便是他们朱家老爷派到上海县那边开厂子的林昌吉了。这家伙原本岁数就是不大,因为头脑精明,所以才跟着柳二郎去了上海。现下看这架势,大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