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在撑着。
不管往哪个方向走,现下的传旨太监那是不用骑马了。这屁股可是比原来舒服多了。因为现下有了火车,往宣府大同还有更西边的平虏堡,现下都是通车的。只不过要是再往西,往延绥还有宁夏那边,则是要骑马了。即便这样,这差事也是要比以往舒服多了。
*******
传旨太监还没到各个边镇的时候,各个边镇就已经知道了朝廷的决定了。最先知道的就是大同总兵马林,此时他正在自家书房里和自己的二弟马栋在商议着这件事。
“大哥,朝廷这是混了头吧,这好端端的怎么就想到裁撤边镇了。这要是鞑子打进来,到时候还不得指望咱们兄弟顶上去。朝中那些官员怕是忘了关外还有鞑子了吧。”
“按说是这样,可是这一年来你也是该觉察到一些了吧。以往这边墙外边应该有很多鞑子活动来着,可是现下,你看看,哪里还有了。咱们家现下也是很长时间没和北边的人做买卖了。原来是一年走一趟,现下也是好到两年了,也是没有动静。也不知道马五打探回来的那消息是否准成,若真是那样,那就难怪了。”
“大哥,你的意思是说,马五打探的消息是对的,鞑子老巢真的叫人给端了?那又会是什么人。难道是更北边的鞑子部落?”
“糊涂,马五又不是没跟你说过,是东边。也就是李家的人有这个能耐吧。”
“李家,李成梁不是早就死了吗,还有那李如梅,当时咱们家还是派人过去看了的。你那意思,是说那接手李家的魏和尚?”
“你总算想明白了。”
“可是不对啊,去年春天朝廷正闹民变的时候,咱们还跟关外的鞑子交手了呢。然后那时候这魏和尚就捡了这个便宜,进了京师,要不然,现下哪里轮到他来当什么镇国公,早该是大哥你的了。”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所以说我想不明白吗。不过我总觉着这事**不离十。这裁撤边镇的消息该是不会错的了。咱们现下还是不要动,先看看情况再说。这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