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也从来都是不务正业。
这种他单方面认为的“子承父风”,让周异感觉无形中与儿子关系亲近了许多。这时周瑜又很有兴致地与他谈论起书法来,让他越感亲近,所以心中十分欣喜。他固然是个很洒脱与随性的人,洒脱到并不在意与儿子的关系多么亲密无间,随性到也并不刻意去弥补这父子亲情,但能够拉近父子关系,却也是他十分乐意接受的。
他微笑着点头,看着门柱上的“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这副楹联,问周瑜道:“这样把两句对仗的句子单列出来刻印左右,饰之以门户,确实是奇思妙想,更别有一番意致。而且,也可以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不知你可为此取了称谓没有?”
对联本来就是从诗词文赋中对仗的句式中引申出来的,后来渐渐发展,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周异熟读诗书,自也看得出来这种来路,确实是奇思妙想,但并不能算是发明创造。
“取了。”周瑜点头道:“叫‘对联’!”他手指“小榻琴心展”,道:“此为上联。”转指“长缨剑胆舒”,道:“此为下联。”再指正中上面的“剑胆琴心”,道:“此为横批。”
有后世现成的名字,周瑜自是直接拿来主义。
“对联!”周异听的连连点头,道:“不错,很贴切合适的名字。”又问:“这两句可是你自己所作吗?”
周瑜点头道:“正是。请父亲指正?”
周异转头看着周瑜腰间佩剑的英姿,纵身一笑,道:“作得很好!”说罢,转头行回去。那边沈兰并未过来打扰他父子二人谈话,而是拉着雨荷在旁低声细问周瑜的近况,吃饭、睡觉等细节都是不放过。
周瑜略顿了下后,继续跟过来,领父母到住处安顿。
晚上酒宴,周瑜亲自来请周异前往入席。因有女客,席设两处。一处自是周瑜这边,主要宴请周瑜的父亲周异,有鲁肃、刘晔、华佗、许定、许储作陪。另外,周瑜也邀了孙权一起来这边入席,把他当作**般对待。孙权嘴上未说,心中却实是高兴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