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也终于把以檀树皮为原料的宣纸制造了出来。虽然还远远达不到后世技术成熟阶段所造成来的“薄如蝉翼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那等高水准,但能造出来就已是一大进步了,且其质量比之草纸还是要好上不少。不过名称却不可称为“宣纸”了,后世得“宣纸”之名是因其产地主在宣城,也是由此发源,但现在这纸却是在居巢造出来的。周瑜重新另命名,没再用地名贯之的取名法,而是以原料贯名,取作“檀纸”。
纸上面倒没生出太多花样,作为书写载体,自是越干净、越白净越好,不适于装饰的太过花哨,周瑜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质量与研究能够造纸的各种原料上。不过还是分出了几个用途的类别出来,作为卫生用纸的手纸;作为包装用纸又厚又结实的牛皮纸,现主要用在制作信封上;还有便是打了长条竖线格子的信纸,也作为现居巢县衙的公文用纸。
参观游览完了工坊之后,周瑜下一站带父母与孙家老小前往神农医学院。在医学院门口,周异又停下来细观了门口的那副对联。看了一会儿,周异又问周瑜道:“这两句也是你所做吗?”
周瑜点头道:“是。”
“‘妙手医百病,院藏绝秘方’;‘仁心常怀在,针药济苍生’。”周异念了一遍,点头赞道:“不错,很好!”
周瑜笑道:“谢父亲夸奖。”这一副联,完全是他自己所拟作的,因此得人夸奖,更让他感到高兴。
一行人从大门行进去,进门正对的是一片开阔的广场,中间有一座高达丈许的石制雕像,雕刻的是医药之祖尝百草的神农。雕像下的石座上,镌刻着一行上了红漆的九个醒目大字,为“树医德,立医心,学医术”,这是学院的教学理念,铭刻于此。这九字也是周瑜亲笔所书,尾处一行小字的落款题字上便是刻的周瑜的名字。这也是周瑜为这所学院所打上的自己的烙印,石座的另一面还刻有建院的简述,同样说明了这所学院乃是他命人所造。
只要这座石像不倒,石座不毁,即便千百年后,这所学院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