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回避正面与主要问题,避重就轻,不断地绕来绕去,这种行为在后世有一个专门的形容、比喻词语,就叫做“打太极”。他前世在商场上跟人打太极、扯皮的事也做得不少,是惯熟的套路。虽然他并不喜欢这种交谈方式与彼此互相套话计算,但有时却也不得不用。想不到穿越到了这世,还是要用,这就是种无奈呀!
人生虽然变了,时代也大不同了,连身份与身体也都变了,但不变的东西却还是有许多。同样的,无奈也有许多。世事不如意者十之**,人生,总是免不了有许多无奈。
回到居巢不久,周瑜便招了鲁肃与刘晔一起来议事。议得,便是先前孙权在圣姥庙中所提欲借鲁肃之事。周瑜没提这之前孙权与他讨论的关于刘晔之事,也没提孙权借鲁肃的别有用心,一石三鸟之计。
孙权话中表达出来的对刘晔汉室宗亲身份的顾虑与不信任,说出来未免让刘晔寒心,打击他的效力积极度。而此前言不提,后话的别有用心也就没有立点,不大成立,他也便干脆不提,只说了孙权的相借理由与自己对孙权的答覆。
但尽管如此,鲁肃、刘晔二人还是察觉到了孙权要借鲁肃的目的并不单纯,而孙权的理由,也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待得周瑜说完,二人对望了一眼,鲁肃问周瑜道:“那么,公瑾,你希望我如何应对孙二公子?答应,还是不答应?”
周瑜唇角露出丝苦笑,道:“你问我做什么,都说了决定权在你自己吗?你自己看着办!”
“公瑾,真的决定权全都在我?”鲁肃接着问。
周瑜点头道:“对。”
刘晔笑问:“那公瑾,你自己究竟是愿把子敬相借,还是不愿?”
周瑜苦笑道:“我自己当然是不愿了,现在有子敬帮我掌着全县的事情,我才能这么轻松……唉,你们二人那是什么表情,我这是实话吗!好吧,我自己是不愿借,但却不得不借。我不借只是为私,借了才是为公。我结交你们,都是为了将来一起效力于江东。现在孙权要借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