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地看着赵云如历史上那般投在刘备的麾下。
…………
赵云低头看着手中的信,首先是从未见过的信封,用硬韧的厚纸所制,信封的中央是一个占据了约有整个信封大小一半的红色长条方框。信封右上角写着“常山”两个小字,中间的长形方框中是“赵子龙亲启”五个大字,左下角的落款是“庐江周瑜”四个小字。
信封上的字并不是惯常所见以及大部分人所用的隶书与章草体,而是很少人用的纡书。这种书体赵云在此前也只见过一次,信封上的几个字都很漂亮,有种浑然天成,洒脱恣在的感觉。虽然他不是很懂得欣赏,但看起来却觉赏心悦目,只觉有种说不出来的美感。
以字观人,赵云心想,这个周瑜定然是位风雅的士子。他转过信封,后面贴口处粘着块儿封泥,上有加盖的印鉴,显然并未开封过。他捏破封泥,打开来,抽出里面折叠的信纸。信纸上也用红色竖打着长条的细线格子,把一张纸等分成许多整齐的行列,这让人书写时可以依照格子来写,把握感再差的人也不至于写的歪三扭四。而且看起来齐整清楚,好像军中的队列。
无论信封用纸,还是里面的书写用纸,质地都比他以前所见过的纸好上许多。纸在这时并不是便宜的物品,尤其是质地好的纸更贵。赵云并不知周瑜自家是有造纸的,见周瑜给自己的信是用上好的纸书写,从此也可见对方的一种重视与尊重在内。
他放下信封,迟疑了下,才打开折叠的信纸。信有三页,里面也全是周瑜一手漂亮的“纡书”。他从头看去,只见信中写道:
“子龙台鉴:
吾名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现为庐江郡居巢长,虽在袁术之地,实效命于江东孙伯符将军。孙将军名策,字伯符,为兵圣孙武子之后,父坚昔为长沙太守、破虏将军,更曾为讨董卓时关东诸侯联军之一,乃忠烈之后。
孙将军十六岁从父征伐,大小战役无数,战绩彪炳,去年借袁术三千兵马攻取江东,一路势如破竹,已席卷江东泰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