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家一众人等出来迎接。迎接的人中,还有久未见的一张熟面孔,却是周异的弟弟、周瑜的叔父,原丹阳太守周尚。
周尚自被袁术以其堂弟袁胤代替了丹阳太守,并被袁术召回寿春述职之后,就被袁术一直留在寿春。袁术表面自有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也给周尚安排了一个清要显贵的官职,但暗里却是有以周尚为质的意思,给周尚的职位也没多少实权,虽清贵却闲散。这也是为何袁术肯轻易放周瑜离去出任地方,而这也正是周瑜不可轻赴江东正式投孙策的最主要理由。因为他视如亲父的自家叔父,在袁术的掌握之中。
去年的几个月中,周尚、周瑜这叔侄俩一直表现很好,安安静静,没什么动作,而且也是一副顺耳听命的样子。这也让袁术放松了对周尚的看管与警惕,元旦之日,周尚趁宴席上袁术酒高兴浓之际,提出要回家几日探亲祭祖,袁术也没有如何为难,一口便答应准了。
周瑜本还想着在舒县家中待上几日后,便要去寿春探望拜访周尚,不想今日便见到了自己的这位叔父,实是有些惊喜。他连忙下马,先上前来向父母见过礼后,便紧接着向周尚行礼拜见,又探问缘故。
周尚含笑扶起自己最喜爱的这个侄儿,先仔细打量了几眼,这才笑着言明,最后又道:“………我其实也是今日方到,与你前后,只比你早了几个时辰。”
周瑜笑道:“这却也是巧!”
周尚比周异小两岁,长得也很像,不过面容有些方正,眉宇间比自家哥哥也多了许多严肃,一看便是那种严谨治学之士。再加长期出仕,更做过太守这等地方大员,所以身上也有些官威。收起笑脸来正视着人时,不自觉地便会给人一种威严与压力。
他下面也有子嗣,只是不幸童年早夭,妻子亦悲伤过度随后而亡。之后他便再未续弦娶妻,只有几个妾室,也未再有所出。自亲子夭折之后,他便待周瑜一向视如己出,把对自己儿子的感情全部转移到了侄儿的身上。
两人又亲热谈笑几句,孙权也下马过来行礼见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