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家起名字自也不需避着这个,免被人误会。听到“焦妍”这名字,这时代没人会误解为是调味品,也就周瑜这来自后世的灵魂才会怎么听怎么别扭与好笑,叫起来更是别扭与不对味儿。
焦妍与椒盐,这可真不是一个味儿………
目送着焦氏姐妹的船消失于视线中,周瑜一时也并不回转,便站在此处继续欣赏着长江落日的美景。同时他命一名护卫转回去,让人把船开到这边来停靠。
“公瑾,可是不舍?”良久,刘晔含笑相问。
周瑜点点头,这没有什么好否认与掩饰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况又是遇见让自己心动又谈得来的,自然是不舍。
“既是不舍,何不求娶为妻?”刘晔提了个很直接的建议,又感叹了句,“这姐妹二人,当真都是天姿国色!公瑾你效舜帝娶娥皇、女英,将来必也能传为一段佳话!”
周瑜有些吃惊地转头看着刘晔,这位的建议可真够大胆直接。后世还传什么“闪婚”,认识几天就结婚,想不到这古代还有更快的,今天才认识,刘晔就要他跟人家去求亲,还一下娶俩,姐妹一块儿端。
不过,古代婚礼程序繁琐,实质上做不到闪婚,即便他明天就去求亲成功,也得经过纳采、问名等六礼,要把人真个娶到家,还得需好长一段时间。不像后世的现代,手续已经非常简单,领个证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虽然很吃惊刘晔这般直接而大胆的建议,但对这建议周瑜却也颇为心动。想想若能把这一对儿漂亮的姐妹花一起娶了,以后得享齐人之福,岂不美事。但他心中却也有些犹豫,因他还并不想这么早结婚。而作为周瑜,他也有些小乔情结,还想要等着自己的小乔。先娶了这一对儿,到时要将小乔置于何地,而娶不到小乔以后也就没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的名句与佳话了。
当然,这个问题实质上也并不成问题,没有小乔,或者后世会成了句“二娇(焦)初嫁了”。毕竟他虽有小乔情结,但现在却连小乔还没见过,也不是非小